@KTzone » 日常 - 投資理財交流 » 博客圈 02 11 2010


2010-11-2 08:54 bunnylai
博客圈 02 11 2010

[img=266,228]http://www.dabaoku.com/sucai/shangwu/jinrongchahua/003ac.jpg[/img]



[b][size=3]防守型投資者應首先考慮的因素[/size][/b]
[b][size=3][/size][/b]
證券分析》第二十九章《一個矛盾》中,格雷厄姆提及股息及股價之關係。所謂之矛盾,是關於股息政策。

會發放現金股息之公司,通常地,其股價會因息率高低而波動,假設每股發放 1 元現金股利,股價為 10 元,息率便是 10 厘。如派息穩定,這個投資項目只要 10 年,甚至更短(如果將現金股息轉化為股票)便成為零成本資產,因為購入股票之成本從現金股息賺了回來。顯而易見,分配盈利與股東削弱資產,按常理其每股資產價值勢必下降。當價值下降,股價應合理地跟隨下調,但市場卻因現金股息率高的原因而讓股價上升,這個矛盾足以證明穩定的派息政策亦是一股票評價之重大因素,原因在於投資者以收回現金作為盈利,而公司以提留盈餘作為指標,兩者具有衝突。對於公司發展事宜,投資者們其實沒有太多心機理會,他們更著重回報率。舉例說,放租人不會考慮樓價,卻十分重視可收的租金利潤。因此,單純以盈利能力、優越的環比變化甚至純粹的一個未來社會發展趨勢作為股價升跌之動力依據、評估重點及入市原因,可理解成冒較大之險賭博未來猜想的正確性,以搏取更大的投機上所得利潤。對於一個防守型投資者而言,這種巴菲特式法則並不完全合適。而市場中包括機構大行、股票經紀及基金經理乃至大多散戶都以這種心態追逐股價漲跌。除非閣下具有超卓眼光及政治觸覺,否則先以安全性考慮為之上策。
對於分配高股息比率的公司,假如其盈利能力平穩,派息一樣穩定,每次的下跌都是一個良好的購入機會。其原因在於穩定的回報率,而回報率高的股票又會受其他同樣的投資者菁睞,股價相對穩定。遇到嚴重的跌市,這些股票當然很難避免具破壞力的下挫,然而股價每每下跌,其息率便會相反地上升。這樣,越低價的高息股票,其回報率便變得越來越高。當然。前提是穩定的盈利能力,以致公司能夠一直發放現金。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發放過多現金股息,盈餘便會下降,可再投資的資金便會減少,對於公司發展而言,資金是必需品。然而我們也要考慮,再投資的新項目,其回報能力可達多少。假如相比之前的資產,新項目盈利能力較低,這樣是否值得不斷投放過份資金擴充公司。假如公司不急於快速擴張,分配較大比率現金與股東是更好的做法。我們不是要求公司百份百發放所有盈利,因此會發放股息之公司,可以理解成為作風較保守、穩中求勝,欲不斷慢慢擴張、尋找真正優秀發展及投資機遇的公司。這種公司,不僅給予股東現金回報,同時具有能力爭取盈利,累積提留盈餘養精蓄銳。
高息率的股票有以下優勢:
1. 具有保護股價的作用,由於息率十分高,對任何投資者而言都可以憑這種趨勢估算自己的期望收成時距。
2. 當股價下賤,息率便變得十分高,收成年期大大縮短,這樣會引來更多更保守的投資者買入這些資產。此舉能刺激股價回升,一來保護股價,二來產性投機性利潤,加大回報。
(以上兩點,前提一樣是盈利的穩健性,我們唯有以過去的盈利歷史及個人對經濟的觸覺支持及猜算。)
我鍾愛高息低債股之原因基本上基於以上解說,前文所寫之 6 只股票(00114 興利集團、00125 新興光學、00725 恆都集團、00927 富士高、01225 隆成集團、02728 成謙聲匯,可參看前一文章)派息及盈利都較穩定。在香港市場上,它們可算是安全性及值搏率皆較高之股票,包括資產穩健,債務率低或合理、持續盈利,以及足夠高的股息回報率。當然,我們無法掌握未來變化,公司或許有一天轉盈為虧或盈利大縮水,這樣股東們可能要面對削息、無息及股價下跌之風險。但我們同樣可以這樣反駁有關安全性的質疑:不發放股息之公司,同樣會面對一樣的經濟變化及國家政策風險,而不發放股息的公司,股價變動可以更加大及漲跌得更不理性,因為它們沒有一個較基本、可推算、令投資者在感覺上較安心的保障。
不知是否與好孩子上市消息有關,隆成集團今日被炒上 8%,趨近我的個人估值,息率亦開始下降,或許身為隆成的小股東可以減持一點,今日一漲其實已賺了多於一年的股息回報。然而我亦不能排除其股價還有大幅度上升。我有一案例:發掘 00738 利信達之時股價屆乎 1.7 元,2009 年派息合共 0.07 元,當時息率約為 4.5 厘,而持續盈利,可謂之為投機值搏率高而具安全性之股票,十分吸引。至今,股價升至 4.6 元以上,2010 年發放 0.1 元股利,息率已跌至2厘左右,股價上升 1.7 倍,2 厘息率已變得不吸引(然而我們又可以根據 2011 年中期派息推算來年總體發放股息會更高)。我們或許可以把這個案例投射至隆成集團身上,假如其息率下跌至 3 厘左右,也許要好好考慮大部份減持套現為更多分量的現金。至少,在那個時候,我們不應該再度增持,好好享受最後的上漲時光便足矣。

2010-11-2 08:55 bunnylai
11月期指轉倉分析

[table=98%][tr][td][table=98%][tr][td=1,1,60%][b][size=16px]11月期指轉倉分析[/size][/b][/td][td=1,1,40%][align=right]2010/11/2 上午 07:30:01
網誌分類: [color=#003366]期指轉倉[/color] [/align][/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d][/tr][tr][td=1,1,625][img=600,488]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1/35/22339/2/201011020729252728_600w.jpg[/img]

[/td][/tr][/table]

2010-11-2 08:57 bunnylai
急漲五百點

收市解碼】11月首日報捷 港股漲逾5百點     
11月 1日 星期一 18:00 更新

【經濟日報專訊】港股於11月首個交易日報捷,今早裂口高開之後,受到內地經濟數據強勁帶動,走勢進一步向上,恒指最終漲逾5億點並全日高位收市。展望後市短期內的走勢,聯儲局後日或公布的次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將會是市場焦點。
逾4個月最大單日升幅

恒指今早裂口高開270點後持續走上,最終全日升556點或2.41%,是超過4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報23652點;國指全日升339點或2.6%,收報13508點。
雖然港股今日的走勢凌厲,但追貨的動力未算強勁。主板全日成交額約910億元,當中佔近82億或9%的成交額來自才上市第2日的友邦保險(新聞 - 網站 - 圖片)(01299;AIA)。若扣除AIA的成交,主板成交額約近830億元。
要留意的是,不少投資者趁AIA股價上揚沽貨獲利,令該股在創出上市後新高23.6元後掉頭回落,收市微跌0.2%,收報23元。
期指繼續炒低水,收市報23639點,比現貨低水13點;12月期指收市報23638點,低水14點。
投資者續看好中資股

「今天中、港股市大升,幅度高於我的預期,是因為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較預期好。」國泰君安(新聞 - 網站 - 圖片)投資諮詢部主管兼首席策略員蔣有衡有這樣的看法。他指出,目前資金特別看好中資股,相信是因為看到中國的增長動力繼續被強勁的內需活動帶動。
對於港股短期內的走向,蔣有衡與普遍券商的看法幾乎一致,認為美國參議院明日(本港時間周三)的國會中期選舉,以及聯備局於周三(本港時間周四)的議息會議後或公布「QE2」措施,將會是市場的焦點。
此前,港股因為市傳「QE2」規模或遠遜於預期而下跌,但蔣有衡指出,現時市場已降低了預期,所以如沒有出乎意料的消息公布,相信港股在年底前整固一下,會更上一層樓。
高盛:上調國指目標至16500點

另外高盛指出,內地多家企業已相繼公布季度業績,包括中行(03988)、農行(01288)、平保(02318)、中海油(新聞 - 網站 - 圖片)(00883)等,業績都比該行預期的好。在已公布業績的189隻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第3季業績都已達到全年盈利預測的超過7成。
該行亦將國指及滬深300指數明年的目標,分別上調至16500點及4300點,相當於預測市盈率的14倍及18倍。換言之,國指現水平距離高盛的目標尚有逾2成上升空間。
同時,高盛將內銀及運輸股的投資評級,由原來「中性」上調至「增持」。
內銀股標青 撐大市升勢

多隻內銀股在公布業績後,今日股價走勢凌厲。其中,獲高盛上調目標價至8元的建設銀行(新聞 - 網站 - 圖片)(00939),股價愈升愈有,收市升逾3%,報7.64元,距離高盛目標價尚有近5%上升空間。
而在公布業績後,招行(03968)亦被摩根士丹利(新聞 - 網站 - 圖片)上調目標價,由原來22.68元上調至24.62元。該股股收市升3.43%,收報22.75元。但摩根士丹利亦提醒投資者,由於招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降,並且是內銀股之中最低,不排除該股再有集資的可能。
啟動供股大計後,中行(03988)後來居上,臨近收市時升幅擴大,全日升逾3%,收報4.79元。
消費股強勁 霸王I.T突炒上

至於其它股份,受惠國土資源部擬將「鉬」列入保護性開採礦種利好消息而連日炒上的洛陽鉬業(03993),急升後股價回軟,由早段升逾1成,收窄至收市僅升約4%,報7.81元。但其它有色金屬股包括湖南有色(新聞 - 網站 - 圖片)(02626)仍保持升勢,收市升逾8%,收報3.76元。
另外,個股消費股亦表現標青。草本洗髮護髮產品產銷商霸王集團(01338),獲瑞銀唱好將投資評級由「沽售」調升至「買入」,股價升超過1成,收報3.63元,距離瑞銀目標價4元尚有1成上升空間。另外,服裝零售商I.T(00999)亦錄得逾1成升幅,收報7.22元。

2010-11-2 17:59 bunnylai
簡單實用投資心法(一):SMART.

網誌日期:2010-11-02 16:32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 2/11)


很多朋友,都熱衷於投資、投機,並不是玩玩吓,反而認真又努力。可是多年艱辛,卻不得要領,甚至「愈勤愈見鬼」,究竟是何原因?除改進時機選擇[font=Calibri](market timing)[/font],及選股技巧外,改良投資心法,亦是可行之法。嘗試透過一系列文章,希望能幫到這班「勞而少功」的讀者。
要成為成功的投資[font=Calibri]/[/font]投機者,要點之一,是要學懂訂下投資[font=Calibri]/[/font]投機目標。


從小到大讀書,定時定候,就會有測驗、考試。[font=Calibri]99.99%[/font]的人[font=Calibri]([/font]包括自己[font=Calibri])[/font],都是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必定在入試場前的一兩個星期,甚至幾天,才匆匆忙忙溫習,縣樑刺股,狂開通宵,不在話下。說得誇張點,如果沒有學校或家庭的催逼,單靠自律,九成人可能連[font=Calibri]26[/font]個英文字,都未必學識。[font=Calibri] [/font]


到了投入社會,打工賺錢,尚有老板鞭策,不致太過求其。但到買股票、基金、保險、買樓,放任自由,大部分人便沒有甚麼詳細計劃,多是任性而為。最等而下之者,花錢無節制,入不敷支,借年息幾十釐的卡數,先駛未來錢「享受」人生,「風流」過後,淪為信用卡奴。


好一點的,尤其是看過《窮爸爸[font=Calibri].[/font]富爸爸》系列,會受到啟發,明白追求「財務自由[font=Calibri](financial freedom)[/font]」的重要,希望終有一日,被動收入[font=Calibri](passive income[/font],如股息、租金[font=Calibri])[/font],會多於個人支出,不再依靠主動收入[font=Calibri](active income[/font],如薪水、花紅[font=Calibri])[/font]。但問題是投資[font=Calibri]/[/font]投機,不似讀書,有明確目標[font=Calibri]([/font]升班、入大學、讀醫科[font=Calibri])[/font]、獎罰[font=Calibri]([/font]例如:年回報率低於一成,罰留堂[font=Calibri]OT[/font]三個月[font=Calibri])[/font]和期限,沒外力鞭策,大部份人,惰性使然,每月有幾多自由現金流,過去幾年的投資回報率幾高,多會一頭霧水。


解決問題之法,是訂立一個夠符合[font=Calibri]SMART[/font]原則的投資[font=Calibri]/[/font]投機目標。何謂[font=Calibri]SMART [/font]原則?
[font=Calibri]
*S = Specific([/font]清晰明確[font=Calibri])[/font]
[font=Calibri]
*M = Measurable([/font]可量化[font=Calibri])[/font]
[font=Calibri]
*A = As if now([/font]好像就是現在[font=Calibri])[/font]
[font=Calibri]
*R = Realistic([/font]不難不易[font=Calibri])[/font]
[font=Calibri]
*T = Time-bound([/font]有時限[font=Calibri])[/font]
用一簡單例子說明:「我想財務自由」,並不是一個[font=Calibri]SMART[/font]目標。目標先要清晰明確、可以量化,實行時,才能知道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假設每月需要[font=Calibri]$40,000[/font]被動收入才足夠[font=Calibri]([/font]一年約五十萬[font=Calibri])[/font]。假設財務自由之後,投資趨向保守,可能回報為[font=Calibri]5%[/font],要達到財務自由,目標資產值便是一千萬元。[font=Calibri](10,000,000 X 5% / 12 = $41,667)[/font]
接下來要定下時限。原因有二:首先,有時限,才有壓迫感,催促自己起步;其次,時限有助設定步速、手段。返回上述例子,假設本錢是[font=Calibri]$200,000[/font],目標一千萬,如不設限期,只知要賺五十倍,而不知一年、一季要追求多少回報,當然不知從何入手。但當設定年限為二十年,目標便會變成「平均年回報[font=Calibri]21.6%[/font]」[font=Calibri](200,000 X (1.216)^20 = 10,000,000)[/font],投資工具、手法是否適合,亦一目了然:長揸收息股,或力有不逮;炒幾張期指,則風險太高;以增長股配合少量短炒,較為合宜。


投機亦然。例如以一百萬本金操作,目標是一季賺[font=Calibri]15%[/font],即是季賺十五萬、月賺五萬。換句話說,一個月內,只要有五個可為組合賺[font=Calibri]1%[/font]的點子,已然足夠。心裏有底,就會明白,不必用瘋狂打法,用三倍槓桿、十張期指,冒過高風險。


沒有清晰明確、可量化、有時限的目標,就無從得知自己是過份進取,還是太保守。善用[font=Calibri]SMART[/font]訂定目標,手段跟目標,控制步速,更得心應手。[font=Calibri]SMART[/font]還有其他好處,下期再續。

2010-11-2 18:00 bunnylai
順誠控股 (0531.HK) --- 估值篇.

網誌日期:2010-11-02 09:31 [color=#111111]由於順誠發展中國業務才剛起步,缺乏往績, 我們只可基於管理層的公開講話作預測:[/color]
[color=#111111]
[/color][color=#111111]1)
董事長董山輝表示公司今年營業額近6億美元;[/color][color=#111111] [/color]

[color=#111111]2)
管理層預期需時2至3年才可成功為集團的外銷導向轉型內需打好基 礎,目標是佔銷售額的30% - 50%,我們預期3年後中國業務的銷售額可達總收入的3成,20 15年則達一半的目標;[/color]

[color=#111111]3)
未來五年平均毛利率和純利率維持2010年上半年水平。[/color]
[color=#111111]順誠現價$1.45,2010年的預測市盈率8.8倍, 以五年盈利增長率估算,合理估值為$1.85,估值範圍由$1. 48至$2.22。風險為轉型中國內需步伐較預期慢, 甚至遇到發展阻滯。[/color]

2010-11-2 18:01 bunnylai
中期選舉 + QE2 + 五大央行議息.

網誌日期:2010-11-02 09:31 [color=#111111]當陳德霖公開發出對房地產泡沬的警告後,巧合地,昨日 渣打銀行成為首間上調按揭息率的銀行,HIBOR按揭息率由 H+0.7%至最高H+1%。事實上H+0.7%的出現是由於早 前銀行資金充裕和競爭劇烈才出現,調整息率只是回復至正常水平。再加上,萬眾期待的美國的QE2即將出爐,本港資產泡沬正在加大, 為了要做好風險管理,各大銀行的按揭息率只會陸續上調。 提到息率,五大央行將會在本週進行議息,先有澳洲央行於本港時間今天11: 30AM公布議息結果,星期四則有美國、英國、和歐洲, 星期五則輪到日本。另外今晚美國將舉行國會中期選舉, 市場預期民主黨將會失去國會控制權, 有分析指這將讓商界受惠,繼而令股市上升, 昨日本港股市便因而大升。無論如何,這是重要的一週, 金融市場將會受美中期選舉 + QE2 + 五大央行議息的消息影響而十分波動。[/color]

2010-11-2 18:02 bunnylai
中信資源(1205)分拆中信大錳(1091)上市.

網誌日期:2010-11-02 09:01 [img=499,194]http://a367.yahoofs.com/hkblog/G9qPswuRGxoAjkVjcnY-_7/blog/ap_20101101050905650.jpg?ib_____DSq.POVh5[/img]
我在本年6月,以$1.45買入了一批中信資源(1205)股份,並建議iPhone讀者於$1.44水平買入(圖),事隔才5個月,中信資源股價已經升上$2.17,升幅51%,公司股價昨日勁升9.6%,主要是因為公司宣布分拆中信大錳(1091)上市,國際配售部分已獲3-4倍超額認購。中信大錳將於下星期一至星期四(8-11日)招股,並於11月18日上市,招股價為$2.1-$2.75,集資金額為約15-20億,如果超額認購,集資金額可能更高。

給大家一些背景資料,錳是一種金屬元素,有廣泛工業用途,用途包括合金、電池、色料與消毒藥劑等等,中信大錳是國內最大的錳出產商,現在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上升,大錳盈利自然有保障,中信大錳09年盈利4961萬,公司預測今年盈利不少於2億。

中信資源(1205)昨日股價大成交下急升,我與一眾讀者已經有五成盈利在手,投機賭徒現在才跟風入貨,呢個例子又係高手與盲毛嘅分別。其實中信資源的礦務生意只是副業,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在[font=新細明體][size=12pt]中國渤海灣、印尼與哈薩克斯坦擁有的油田開採權益,[font=新細明體]其中哈薩克斯坦油田的石油存量最高,中信資源於[/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08[/font][font=新細明體]年以[/font][font=Times New Roman]78[/font][font=新細明體]億港元的代價收購了該油田的一半權益,至[/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09[/font][font=新細明體]年底,中信資源在哈薩克斯坦的石油權益達[/font][font=Times New Roman]1.71[/font][font=新細明體]億桶,以油價每桶[/font][font=Times New Roman]80[/font][font=新細明體]美元計,此項油田權益值[/font][font=Times New Roman]137[/font][font=新細明體]億美元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67[/font][font=新細明體]億港元,5成權益即是534億港元,算50%是開採成本,油田市值267億,再以現金折流法計價,就得出[font=新細明體][size=12pt]哈薩克斯坦油田的估值,我懶惰一點,折流法省略為267億市值的一半,[font=新細明體][size=12pt]哈薩克斯坦油田估值已經達到133.5億港元,超過公司市值的120億港元,不過中信資源最大缺點是負債過高,總負債近兩百億港元,公司每年利息支出不菲,現在分拆大錳業務可以套現最少廿億,有助公司減債,令財務狀況更健康。[/size][/font][/size][/font][/font][/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pt][font=新細明體][font=新細明體][size=12pt]
[/size][/font][/font][/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pt][font=新細明體][font=新細明體][size=12pt][font=新細明體][size=12pt]現在美國不惜以大印銀紙去拯救經濟,未來只會令貨幣泛濫,引發超高通脹,石油是商品之王,未來通脹一定會在油價之上反映,持有中信資源這類能源與礦務股能夠受惠於未來通脹升溫,08年油價145蚊一桶之時,中信資源股價曾上6蚊樓上,現價$2.17未完全反映公司價值,我會繼續持有中信資源股份。[/size][/font][/size][/font][/font][/size][/font]

2010-11-2 18:04 bunnylai
王冠一

衰退夢魘 驅之不去 作者是 王冠一
02-11-2010 (週二)


美國剛公布的第3季GDP數據,增長2.0%,略優於次季的1.7%。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消費者支出及庫存調整,前者增幅達2.6%,為2006年第4季以來最大升幅,為GDP貢獻1.8百分點;後者增加了1150億美元,亦為GDP貢獻了1.4百分點。對增長構成最大拖累的是淨出口,出口增長5.0%,進口增長達17.4%,令GDP減少了2百分點。

數據雖然符合預期,但若扣除了庫存部份,實際增長(最終銷售)只有0.6%,較次季的0.9%增幅更弱,由於庫存增加是企業高估了去貨速度,令貨品於貨架上逗留更長時間,故庫存調整於未來數月不可能為GDP作出同樣貢獻,加上消費者開支雖增加,但同晚公布的消費者信心卻滑落至11個月新低,意味消費強勁勢頭或轉弱,美國經濟下半年的增長步伐仍令人憂慮。

事實上,縱使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NBER)上月正式宣布衰退於去年6月已告一段落,但最新一項調查結果卻發現,大部份美國人聲稱不覺得衰退已經遠離。受訪的1100人中,每4人便有3個指美國仍陷於衰退,當中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悲觀,女士又比男士更深刻感受到衰退壓力。81%共和黨人指經濟仍然呆滯,高於民主黨員的60%;每5名女士有4人稱感受不到衰退已完結,亦高於男性的70%。不同族裔以拉丁美洲人士最悲觀,有多達9成人認為衰退仍纏繞不去。

美國消費者支出佔去經濟產值達七成,消費信心低迷,對經濟前景打擊最大。但樓市毫無起色及失業率居高不下,亦令更多人無法分享經濟復蘇的成果。美國二手樓銷售於9月反彈10%,只是基數太低,實際銷售較去年同期仍減少19%,而樓價中位數亦按年低了2%。美國失業率已是連續14個月高企於9.5%或以上,是上世紀30年代大條以來失業率高企最長時段,分析家認為,除非每月可創造25萬職位,否則不可輕言衰退結束。

白領對於衰退的感受必然未及藍領深刻,過去30年,製造業職位蒸發了超過3成,由1979年高峰的1950萬降至去年6月的1160萬,在2001年前平均每十年減少150萬職位,但2001年後流失的職位卻有如笨豬跳,2001年至2007年蒸發250萬職位,07年底開始的18個月衰退期,一去不復返的製造業職位亦達250萬,與之前6年相若。

製造業職位不斷流失,主要是科技進步促使生產力提升,同數量的貨品只需要較少的工人生產,美國生產力於1995至2007年間,按年增幅平均為4.1%。環球一體化,更多企業把生產線外判至成本較廉宜的新興市場,本土只保留較高端的設計及工程職位,蘋果公司於全球熱賣的i-phone,便由富士康於中國生產。最近通用電氣及英特爾表示會擴大美國生產線,但新增職位仍要求工人有高學歷。美國大學生失業率為4.5%,文憑持有人失業率為10.8%,低學歷則有14.3%人失業,可見沒有一技之長,末來更加難以擺脫衰退的夢魘。                                       

王冠一

2010-11-2 18:51 bunnylai
A股追落後

[table=98%][tr][td][table=98%][tr][td=1,1,60%][b][size=16px]A股追落後[/size][/b][/td][td=1,1,40%][align=right]2010/11/2 上午 08:26:31
網誌分類: [color=#003366]經濟[/color] [/align][/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d][/tr][tr][td=1,1,625]尋日股市急升, 上星期五沽出嘅藍籌原來係極低位... 如果我今年D market timing掌握得好D, 個組合會賺多好多錢...
組合呢個月買入咗少量A50 ETF(2823.HK), 代替波幅極大嘅中煤能源. 主要原因係本人非常睇好金磚四國中(中國, 巴西, 印度, 俄羅斯), 股市極度落後嘅A股市場. 上個月嘅人民銀行加息亦相當重要 - 因為近年來, A股總是跟隨人行息口上升的:
[img=600,372]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3/45/209709/0/201010311404124618_600w.jpg[/img]
呢個現象相當有趣: 因為央行一切政策都應為調控通脹, 維持百姓購買力而設的(跟隨CPI上落), 可是宜家卻像為了壓抑股市樓市... 可見炒賣已成為一般百姓極大部分嘅收入(比例比工資高出好多), 直接影響其購買力... 唉~ 自己又何嘗唔係呢?
[img=600,222]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3/45/209709/0/201011012048507102_600w.jpg[/img]

[/td][/tr][/table]

2010-11-2 18:52 bunnylai
十二五規劃國策受惠股

[table=98%][tr][td][table=98%][tr][td=1,1,60%][b][size=16px]十二五規劃國策受惠股(附表)[/size][/b][/td][td=1,1,40%][align=right]2010/11/2 上午 08:47:07
網誌分類: [color=#003366]大行推介[/color] [/align][/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d][/tr][tr][td=1,1,625][b]面對國家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投資者可以從消費股、基建及建材股,以及中央將會重點扶持的7大新興產業中選取相關股份,捕捉受惠國策的明日之「升」。 [/b]
[align=center][img=399,236]http://big5.jrj.com.cn/gate/big5/getimg.jrj.com.cn/images/2010/10/qqimg/one_20101011075751653.gif[/img][/align][b]未來五年七個新興戰略產業對GDP 的貢獻將從目前低於2%,提升到8%。 目前國家發改委以及個行業管理部門正在起草指導方針和制定具體行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預計相關政策年底前完成。[/b]


[/td][/tr][/table]

2010-11-2 18:53 bunnylai
陸羽仁

[table=98%][tr][td][table=98%][tr][td=1,1,60%][b][size=16px]起點[/size][/b][/td][td=1,1,40%][align=right]2010/11/2 上午 09:33:59
網誌分類: [url=http://blogcity.me/blog/list_blog.asp?f=5YTPBH5B812303&catID=17&catType=d][color=#003366]經濟[/color][/url] [/align][/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d][/tr][tr][td=1,1,625][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 [font=新細明體]美國中期選舉今晚展開,聯儲局亦即將宣佈新的經濟刺激計劃,部份效應已在早前的升浪反映咗出來,影響細咗,經濟數據又變番左右大市的主要力量。杜指期貨昨日都表現反覆。[/font]


[font=新細明體]美國商務部朝早發布的[/font]9[font=新細明體]月份個人收入和開支報告顯示,個人收入較上月意外地下跌[/font]0.1%[font=新細明體],而市場預期上升[/font]0.2%[font=新細明體]:而個人開支的增幅也不及預期,美國家庭的儲蓄率降至[/font]13[font=新細明體]個月來最低點,杜指期貨跌至全日最低。[/font]


[font=新細明體]但稍後公佈的[/font]10[font=新細明體]月份製造業數據[/font]56.9[font=新細明體],較上月升[/font]4.6%[font=新細明體],連續[/font]15[font=新細明體]個月保持增長好過市場預期。又刺激杜指期指在[/font]10[font=新細明體]時許反彈至全日最高,亦拉動現貨市場升至全日最高,升[/font]126[font=新細明體]點,杜瓊斯交通指數更一度率先創出[/font]52[font=新細明體]周高位。[/font]


[font=新細明體]不過好景不常,市場憂慮強勁的製造業數據,可能會令聯儲局減低剌激經濟力度,加上美元轉強,歐洲股市尾市升幅大幅收窄,杜指逐步回軟,尾市更一度倒跌[/font]56[font=新細明體]點,最後[/font]45[font=新細明體]分鐘又扳回劣勢,輕微收高。杜指升[/font]6[font=新細明體]點,報[/font]11125[font=新細明體]點,杜指坐過山車,高低波幅達[/font]182[font=新細明體]點;標普[/font]500[font=新細明體]指數升[/font]1[font=新細明體]點,收[/font]1184[font=新細明體]點,納指微跌[/font]3[font=新細明體]點,報[/font]2505[font=新細明體]點。杜指期貨最新報[/font]11085[font=新細明體]點,比現貨低水[/font]40[font=新細明體]點。[/font]


[font=新細明體]港股美國預託證券輕微收低,[/font]ADR[font=新細明體]港比指數收報[/font]23604[font=新細明體]點,比香港收市低[/font]49[font=新細明體]點或[/font]0.2%[font=新細明體]。匯控收[/font]81.21[font=新細明體]元,比香港低[/font]0.3%[font=新細明體],中移動收[/font]79.58[font=新細明體]元,比香港高[/font]0.4%[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交易員普遍預測,美國聯儲局即將推出的[/font]QE2[font=新細明體]、中期選舉、加上一些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皆不會令美股有戲劇性的大跌機會,如果本週五的非農就業數據(市場預測有[/font]6[font=新細明體]萬個職位增長)會俾市場一些驚喜的話美股還可能會再挑戰新高。[/font]


[font=新細明體]網友「一堆數位」日前提到「初級學生」買股的疑難,值得一記。佢問[/font]:[font=新細明體]「陸[/font]sir[font=新細明體],三年前有朋友推薦您的[/font]blog[font=新細明體],因是繁體,讀起來略有不便(我在內地),故沒有深看。是近日才好好去讀,收益頗深,歎,如若三年前如此,不敢想想今日之改變,悔已。看陸[/font]sir[font=新細明體]多爲評價港股等,推薦初級學生購股從滙豐開始學習,敢問如若在內地買[/font]A[font=新細明體]股,初級學生從哪只股開始學習呢?最大的疑問就是如果想入市買股,作爲小學生的我究竟要從哪幾方面入手,選股呢?目前內地股市是不是入市良機呢?問了幾個初級問題,或許以後在讀陸[/font]sir[font=新細明體]的[/font]blog[font=新細明體]後可以自得其解,但仍忍不住問了。致謝。」[/font]


[font=新細明體]唔知「一堆數字」這幾年有何痛苦經歷,可以和大家分享。佢提的問題,或許是很多新手的疑惑。我過去話買股可以從匯控[/font](005)[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005][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font=新細明體]入手,這個說法有一個思維背景,可以再解釋一下。股市新仔年年有,市旺時份特別多,新仔分不清投資與投機,整天出出入入,好多人勞而無所,更壞的情況是新仔在股市低迷股份便宜唔敢買,在股市熱絡時追入,所冒風險更大。所以我認為散戶學買股,最好從一個基本個案開始,選定一隻股作為參考,雖然唔一定要買佢,但要以佢為對照個案[/font](Base case)[font=新細明體],睇吓自己炒股的紀錄,好唔好得過呢個對照個案,借此檢視自己的回報,提升自己反省的能力,若果炒出炒入得個桔,唔好得過死坐這隻對照股,咁炒出炒入又為乜呢[/font]? [font=新細明體]不如唔使用腦,大部份死坐一兩隻穩陣股好過,或者真係想炒,都只用少量資金去炒,輸咗唔入肉,直到自己啲炒作功夫練到出神入化,先至放多啲錢去炒都未遲。[/font]


[font=新細明體]先要從搵對照股開始。大約在十年前和一個投資銀行界高人談起,問起佢在香港股市買乜股有穩定的增長,佢獨推介匯控,認為呢家由英國人控制的銀行,作風穩健,又懂得為股東創造收益,所以係穩陣增長股的首選。在那些年份,匯控股價增長加派息,一年有[/font]10[font=新細明體]幾個巴仙的回報是等閒事,是好好的對照股。[/font]


[font=新細明體]不過匯控的併購愈演愈烈,隻股開始變味,在金融海嘯中表露無遺,自始之後,我覺得匯控不再是一隻好的對照股,可能以恒指或國企指數作對照好啲。可以睇睇今年的例子,匯控去年底是[/font]89.4[font=新細明體]元,昨天是[/font]81.45[font=新細明體]元,即係話年頭買咗佢唔郁,至今輸[/font]8.9%[font=新細明體]。反映恒指的盈富基金[/font](2800)[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2800][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font=新細明體]去年底是[/font]22[font=新細明體]元,昨日收[/font]23.8[font=新細明體]元,升咗[/font]8.2%[font=新細明體],表現明顯好過匯控。反映國指的恒生[/font]H[font=新細明體]股指數基金[/font](2828)[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2828][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font=新細明體]亦唔差,去年底[/font]128.1[font=新細明體]元,昨收[/font]136.1[font=新細明體]元,升[/font]6.2%[font=新細明體],亦好過匯控。盈富基金表現好過恒生[/font]H[font=新細明體]股基金啲,皆因恒指成份股當中的地產股今天升咗好多[/font]([font=新細明體]地產分類指數今年至今升咗[/font]13.4%)[font=新細明體],拉高咗恒指,但這個現象不會長期如此。以買國指基金唔買匯控計,今年一來一回差[/font]15%!



[font=新細明體]所以我建議以[/font]2828[font=新細明體]作為一隻對照股,你唔想用腦,可以買[/font]2828[font=新細明體]作長期投資,你想用腦,可以搞一個「投資的我」組合,睇吓跑唔跑得贏[/font]2828[font=新細明體],至少要睇一兩年先至得。同樣道理,「投機的我」可以日日炒,又要睇一兩年,睇吓回報好唔好過[/font]2828[font=新細明體],睇炒作的住績,最好經歷過牛市熊市,特別要睇吓捱過熊市之後會點。「投機的我」在大牛市有超過一倍的年回報唔係好難,順住個市夠爛炒就得啦,但在跌市投機盤唔識走無咗七八成亦都唔出奇,所以要睇長啲先知結果。[/font]



[font=新細明體]網友一堆數字在內地,可以以內地指數作為對照個案,內地滬深[/font]300[font=新細明體]指數雖然無上證綜指咁流行,但較有代表性,追踪這個指數的安碩滬深[/font]300[font=新細明體]基金[/font](2846)[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2846][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font=新細明體]今年至今升了[/font]7.8%[font=新細明體],反而香港較多人炒的[/font]A50[font=新細明體]基金[/font](2823)[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2823][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font=新細明體]今年至今仍跌[/font]4.8%[font=新細明體],若以反映內地股市走勢來看,[/font]2846[font=新細明體]會比[/font]2823[font=新細明體]好,所以用[/font]2846[font=新細明體]來作對照[/font]([font=新細明體]或直接以滬深[/font]300[font=新細明體]指數升跌幅作為對照[/font])[font=新細明體],如果你今年炒[/font]A[font=新細明體]股表現差過[/font]2846[font=新細明體]的回報,無[/font]7.8%[font=新細明體]以上的增長,就要檢討吓自己的炒作方式。[/font]



[font=新細明體]做每件事都應該有個起點,搵一隻對照股,就可以作為一個起點,檢討自己成敗得失,有時唔係天天炒股,會比死坐一隻股好。如果你做事的方法對,多做就會多對,但如果做得錯的事,愈做得多就錯得多。人人情況唔同,不能一概而論。[/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font=新細明體][size=12pt]陸羽仁[/size][/font]
[/font][/color][/font][/color]
[/td][/tr][/table]

2010-11-2 18:54 bunnylai
QE2成後市主導. 留意莎莎(0178).

[table=98%][tr][td][table=98%][tr][td=1,1,60%][b][size=16px]QE2成後市主導. 留意莎莎(0178).[/size][/b][/td][td=1,1,40%][align=right]2010/11/2 上午 10:07:11
網誌分類: [url=http://blogcity.me/blog/list_blog.asp?f=BVNLKZYX4B117484&catID=17&catType=d][color=#003366]經濟[/color][/url] [/align][/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d][/tr][tr][td=1,1,625][b][u]投資篇-每天分析[/u][/b]
昨日恒指的確不得了, 指數大升500點, 恒指收23600點外, 10, 20天線又復得.
今天早市, 美股由升差一點變跌, 指數平收, 市場焦點等待量化2的登場. 且看今天牛皮格局多, 恒指能否再下一城, 便視乎美股後市因政策公布下之解讀. QE2將於香港時間週四凌晨登場.
國內股市今早偏軟, 恒指早市下挫. 區間波動於23400~23600點上落. 進一步於23800點受壓, 恒指較大支持23300點水平.
上週筆者係Monday的個人專欄講開I.T(999)[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999][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 昨日升勢認真不得了. 一口氣突破$7, 較筆者預計的還要高. 9月香港零售市場續旺, 政府剛公布數據顯示市民的消費意慾沒有減退. 由於香港進入各季, 故我認為零售市場該可保持這股動力於年底聖誕.
筆者仍持有短炒中堡獅龍(592)[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592][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 為什麼股價落後而沒有跟升? 主要受下週三(11/10)除息前影響, 情況就如春天(331)[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331][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除息前牛皮一樣, 但該並不需要待除息後突破. 此股P.E落後. 後市必追.
莎莎(178)[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178][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一口氣突破新高, 我認為可見$7.8水平. 回吐至$7邊可入市.
森信(731)[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731][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昨回跌, 股價於收集區波幅, 暫待看. 原材料價格已回復平穩. 下半年利潤可期.
特步(1368)[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1368][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於$6.5以下筆者又會短炒.
第一(0082)[url=http://blogcity.me/finance/quote.asp?code=0082][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url] 就是沒有動力向上, 國家資料顯示, 9月的搏彩增長如下:
---財政部宣布,今年9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139.56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增加27.82億元,增幅24.9%。其中,福利彩票機構銷售80.72億元,同比增加17.13億元,增長26.9%;體育彩票機構銷售58.84億元,同比增加10.69億元,增長22.2%。

另外,今年首九個月全國共銷售彩票1180.4億元,同比增加222.45億元,增長23.2%。其中福利彩票機構銷售687.11億元,同比增加140.21億元,增長25.6%;體育彩票機構銷售493.29億元,同比增加82.24億元,增長20%。

中國彩票首九個月銷售已過千億人民幣,其中視頻彩票從第一季度14億,第二季度21億,第三季度達25億。首九個月視頻彩票銷售已達60億人民幣-- (文 aastocks.)

[/td][/tr][/table]

2010-11-2 18:58 bunnylai
倍升股 - 你可能早已擁有

倍升股 - 你可能早已擁有 2010/11/2 下午 12:22:36
網誌分類: 經濟  



每個人手裡可能已握著幾隻未來的倍升股而不自知。看看 i.t. #999 今年來由幾毫子升上幾蚊, 如由去年底一直持有可大賺近十倍。但再看看其過往股價表現, 自上市後一直走勢平平, 記得當年還請了名人盧永仁做ceo, 當直到他離職股價仍一直沒甚突破, 使不少人失望, 08/09年更多數在8,9毫子飄浮。
在08年買入#999的人, 有多少知道自己已經握 著一只十倍股? 我想很多人在賺了幾十%就可能忍不住套現吧?

i.t. 如是, 當年的 q.q (#700), 甚至 #388, #2628 等也一樣。在大升前, 總有一段沉悶, 無聊的日子。 The grass always look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在羡慕別人買中的倍升股時, 也該反省下自己有無那份耐性, 堅持。對自己手上的持股有無信心。看著別人的股票大升特升, 許多時候會一時動搖而在低價放出自己的「老朋友」, 在高價另投新歡。孰不知可能是放過了自己的倍升股, 卻接了他人的火棒。

再者, 投資一定要看整體的資金回報, 而不是其中的一兩隻。既使買中一只倍升股, 該股份佔整個投資組合的比重若只有幾個%, 那對整體的投資組合回報影響並不會太大。

許多港股基金的組合中必有一些熱炒的股份, 但整體回報率一般相若, 不會因為買中幾隻零售股而大幅拋離。年初至今恒指升了8%, 而幾只領先的港股基金的回報約在20%左右, 如果你的整體投資成績與此相當的話, 那你已是個不錯的資金管理者了。

-----------------------
最近看了財叔最近的一篇blog文, 深有同感。樓也好, 股也好, 很難有甚麼必贏的單位或號碼。

給兩人建議一隻股票, 同時入場, 對甲來說是最終是可以有不錯的利潤, 但乙卻要蝕錢離場, 分別只是在於不同的持貨能力, 耐性, 對同一則消息不同的看法, 和可能是家人的說話。甲可能會多謝你 (但多數會覺得是自己英明, 判斷正確), 乙卻會怪你沒有給足清晰的指示。

有一個朋友在2007年回港, 問我買不買樓好, 我說你自住當然應該買, 還主動為他介紹單位和陪同看樓。結果他嫌貴一直不買, 租樓。到2008年金融海嘯他四週對人說他當年如何眼光銳利, 知道香港樓市瘋狂, 還得閒潤下我, 說好在未聽我建議入市。好了, 到了今年, 當時看過的任何一個單位, 至少已升了20-30%, 他更不願意入市, 常嘆租金年年加。現在有時見面他居然怪我當年為何不逼他緊些?! 唉。

所以我常常覺得與朋友討論下, 交流下樓股金滙的看法意見是一大樂事, 但最後的行為絕對要是自己的判斷, 要為自己負責。 在網上看blog, 報紙的話更是應該只當是參考, 甚至娛樂消息來看。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客圈 02 11 2010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