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消閒 - 電影討論 » 《KANO》今生不做中國人


2014-3-27 17:29 sinta
《KANO》今生不做中國人

甲子園是日本學界棒球賽的神聖地方,只要你曾經在甲子園的決賽中上過場,你的人生差點便有一個光環掛在頭上,偉大的日本殖民統治者以最寬大包容的精神,讓台灣人也有機會戴上這個光環。一年前我看這部電影也許覺得內容十分荒謬,政治絕對不正確。今天我坐在戲院的椅子上,忍不住熱淚盈眶!大家都不想做中國人,爭着認同殖民地時期的統治者,我們也十分懷念被英國人殖民的日子啊!
魏德聖無論監製或者導演的電影都有個特色,便是影片都是金黃色的調子,除了懷舊外,還有一份神聖和美好的感覺。1932年台灣還是日治時期,原來有一段真正的歷史,是一群嘉義的青年,曾經到日本參加甲子園棒球賽。這是無上光榮和感人的歷史,忘記甚麼南京大屠殺,想一想如果這幾十年由日本統治會多美好。當然,現實正擺在眼前,日本的經濟已經衰足二十年,據《2014-2019經濟大懸崖》的作者Harry S. Dent Jr.所說,還會衰多幾十年。
但夢想不是現實,《KANO》漂亮的畫面,令我們看到日治下的台灣有多美好,一群不分種族的年輕人,怎樣在立下決心要再進甲子園的日本教練努力訓練之下,真的去到甲子園,而且還進入決賽。先不論勝負,電影告訴觀眾這隊雜牌軍受到當地人民的英雄式稱譽,男子漢和棒球的精神,都讓這群雜牌軍發揮到最完美。本片長三小時,最後一小時幾乎全是甲子園比賽的場面,即使你對棒球完全無知,也不會感到沉悶,因為編導以最優良的,最傳統的堆砌方式,一步一步地將我們帶向電影的高潮。它令我想起《洛奇》,而且娛樂性更好一百倍。奮鬥,掙扎,痛苦,喜樂,每一種情緒都拍得到位,令你感受到電影內所有日治的台灣人如何在日本領導之下全力發揮奮鬥精神的靈魂,也感受到傳統戲劇的堆砌怎樣精采地敍述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全片沒說過一句國語,全部是日本話加台語。
國族或者身份認同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不要問人民給予國家甚麼,先要問國家奪去了人民甚麼?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40327/large/27ee1p1.jpg[/img]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